學員登入學員登入 農人新樂園粉絲團 RSS訂閱
食農教育課程及體驗活動
訓練、學習,是成功的必經過程
報名操作教學報名操作教學 線上學習線上學習 關閉選單
[屏東縣]鳳梨葉大蛻變,高雄農改場觀摩會推廣研發成果
刊登日:114-11-04點閱:25

  鳳梨葉不再是農業廢棄物!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農改場」)於114年11月3日(週一)在屏東縣瑪家鄉銘泉生態休閒農場,舉辦「鳳梨纖維循環利用成果觀摩會」,展示鳳梨葉如何華麗變身為時尚編織材料與優質紙材,為農業剩餘資材的循環利用開啟新篇章。

  此次觀摩會由高雄農改場羅正宗場長主持,邀請到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吳佩珊教授分享天然纖維的設計與應用,以及農業部永續循環司杜啟華科長等貴賓蒞臨指導。現場約有40位來自休閒農場、鳳梨栽培業者及相關業界人士共襄盛舉,共同見證鳳梨纖維的無限潛力。

  羅場長表示,高屏地區鳳梨栽培面積廣大,約占全臺生產面積的43%,因此鳳梨莖、葉及殘體的有效利用一直是農業剩餘物資源化的重要課題。此次活動旨在展示鳳梨纖維循環利用在休閒觀光農場的內化型場域應用成果,期望能促進各界對鳳梨纖維永續發展的認識,並鼓勵農友及相關產業投入鳳梨剩餘物利用創新,共同推動農業剩餘物資源化,提升環境永續價值。

  此次觀摩會的亮點成果也包括:鳳梨資源循環利用相關機械設備介紹,羅場長說明,鳳梨採收後剩餘的莖葉,經本場開發的相關機械抽取出纖維,具有纖細、柔韌且強拉力的獨特性,可廣泛應用於紙類產品及纖維編織品的製作。此外,現場實地操作鳳梨纖維的抽取、捻製、編織流程,並展示鳳梨纖維製成的桌旗與杯墊等精美手工編織品,以及鳳梨纖維紙張成品及工藝品。與會者親身體驗纖維捻製與編織的過程,這類手工產品不僅能豐富在地休閒農場的體驗活動,更能顯著提升鳳梨剩餘物循環再利用的價值。

  展望未來,休閒觀光農場若能在農閒時期,搭配適當人力製作鳳梨葉纖維及後端造紙或編織利用,將能有效提高產業附加價值,增加農場收益,真正實現農業循環再利用的永續目標。 

臺灣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 青年創業及圓夢網 農產品交易行情站 畜產行情資訊網 農業科技產業情報站 117-1
TOP